最近打算大量閱讀台灣近代史。歷史對我來說其實是個充滿各種主觀意識的學問(會這樣想,可能跟我想念歷史的目的1有關),所以在出發前應該要做好心理建設跟防禦,避免唸到走火入魔。又剛好在朋友的臉書看到小小書房2要開「何謂歷史3」的讀書會,二話不說馬上報名!
第一次參加讀書會,當然要皮繃緊一點!去之前已經將這禮拜的範圍讀過兩三次,想說作者每段的重點應該都有抓到,到那邊應該可以順利討論才對。
但書不是這樣念的! ¶
經過這次讀書會的衝擊,我整理了三點理工人念理工以外書籍時,可以調整的思考方向跟程度4,也算是給自己的提醒吧!
了解「作者想表達的意思」只是基本 ¶
理工人太習慣看技術文件或教學,這類文章很強調每段都只能有一個重點,而且要在開頭直接破題(不然看的人會覺得囉嗦)。最好只條列解決方法的步驟,不要太多文字修飾(英文太爛也看不懂)。甚至非常注意整篇文章的結構,彷彿沒有邏輯,這篇文章就沒有意義。
這樣的訓練下來,導致理工人非常喜歡抓重點。還有人會拿這點沾沾自喜。這點在工作上或許是個好習慣,但是拿來閱讀卻會錯過很多更值得討論的字句。況且只要是本好書,我相信多讀幾次,一定可以整理出作者要表達的重點。如果做到這個程度就停下來,其實相當可惜!
要試著讀出作者的「弦外之音」 ¶
書中一些譬喻或是調侃,常常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識才能體會。遇到這樣的句子,我想除了多方涉獵外應該沒有其他方法可以突破。
另一種就是需要多讀幾次才有機會心領神會的句子,這種句子常常因為懶得想或是覺得不是重點而被跳過。但其實以這種心態去念書的話,那不如直接念別人的讀書心得,還比較省時間。
其實在日常生活中,思考弦外之音是很自然的事(例如早餐店老闆口中的帥哥),但是念書的時候,卻比較不會去懷疑書上白紙黑字的描述,或是推敲背後的含意。或許這也是從小念國編本的遺毒5,需要花一輩子去克服吧!
最後要看出作者「不小心透漏的資訊」 ¶
只是把書讀懂了、讀通了,其實還不夠!作者選擇的題材、文字描述的方式等等,都會透漏他內心真正的想法或是受時代的影響。例如馬英九對原住民朋友說:「我把你們當人看」6。這樣的觀點其實比較偏向「對作者的觀察」或是「對作者所處時代的觀察」了。平常看書可能不會想這麼多,但對於從事歷史研究的人來說,我想應該是很重要的能力吧。是說這其實也跨進心理學或社會學的範疇了。
說那麼多,不如念書去吧!